二皇子一看就摩拳擦掌的,先礼见了人,说:“放马过来吧!”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黎王爷心里冷哼,摆手:“你们俩先上。” 孟定眩与王铿二子上前。 黎南珠在后院,让祝灵给他腰后头垫着垫子,等的无聊,抓了把瓜子吃,嬷嬷在旁急的,就怕弄脏了衣裳。小郡王不在意,说没事,一边听小厮来回传话。 “太孙到了门口了。” “十二皇子叫门。” “王爷开了门——” 小郡王一听开了门那就快了,结果就听小厮说,现在是武比,“王爷派出孟家郎君和王家郎君,第一招是鼻子顶着萝卜干,穿过障碍,哪队先放进去,就算过关。” “要是太孙队伍输了,那得罚酒三碗。” 黎南珠:…… “……”小郡王是吐了瓜子皮,吩咐说:“跟太孙说,我说了不许喝三碗酒,让慎郡王代劳。” 小厮应是,忙跑下去了。 黎府陪在外间的贵妇人们听得都乐呵,说小郡王还未嫁过去家已经当起来了,有人说半点都不给太孙留面子呀。 结果一会小厮跑来回话,贵妇人们问比赛结果,那当然是输了。 “……太孙听了主子话,请了慎郡王代劳饮酒。” 众人听的捂嘴笑,说:“不得了咯。”、“喜事喜事。”、“太孙在外这般给黎郡王面子,往后日子那定是和和美美。”、“太孙性子真是面团一般。” 黎南珠不在意外面贵妇人说笑,不就是意思他强势,他家厉害,连皇家都短一头,可年年喜欢,他也喜欢,两人一向这般相处,若是年年是那种要面子,要他委屈性子的人,别说假结婚了,就是从京里到昭州,他都不乐意来。 小孩就是纯善耿直,难听点就是认死理,认他做阿叔那时尊尊敬敬,不会有别的心思的。 至于外头武比,输了正常。 就七皇子、十二皇子那体格,十二皇子还好些,但也没法跟孟家、王家那俩小子比的,这俩得了他哥令,肯定不会放水。 七皇子痛饮三大碗酒,来到了第二关。 “第二关是文试,出题的是黎大人家大公子和三公子。”小厮跑来报信。 黎南珠琢磨了下,让擒娇去外间问问,看押谁输赢,还拱了大嫂坐庄,邹氏笑的不成,说好好好,今日我坐庄。 这是赌上了。 外间坐着的贵夫人们哪见过这等场面——大婚当日,新夫郎拿自家相公过门迎娶打起赌来。邹氏面上笑着,眉眼几分利落爽快,说:“他们男人外头比,咱们女人们怎么就不能赌一赌了?” “暮泽媳妇儿,你押谁?”邹氏问。 黎暮泽媳妇儿先拿了银袋,就取了二两,她两个儿子,笑说全压自家的小子了。 贵妇人们都是玩乐,有黎夫人这一出手,其他人也下注。 祝灵在旁做账登记,这下屋里头等着也不嫌无聊,可热闹了,只听里间小郡王拔高的嗓子喊:“取我的猫猫头,我押年年赢!” 声音高亮,外头妇人们笑成了一团。 也有好奇什么猫猫头的。 擒娇拿了郡王零钱罐匣子,抓了一把猫猫头放过去。众人一瞧,原来是银子打的像狸奴脑袋花样子,一个也不大,瞧着还没半两银子多,这一把下来可能就二三两。 毕竟不是玩钱真赌,就是凑个热闹。 众人一言一语起哄的、玩笑的、打趣的,还有催丫鬟婆子去前头看看到什么情况了,婆子丫鬟跑腿,机灵的回来学诗句对子,笨嘴拙舌的那记不清,看不明白。 机灵的小丫鬟这不就露了脸,还得了赏。 黎南珠听外头有来有回,外间也热闹有夸黎夫人儿子成才——幸好三郎定下来了,不然这一遭成了香饽饽。 小郡王瓜子都不吃了,他要不是一身沉甸甸一把懒骨头,这会得出去跟妇人们唠嗑,得夸他家年年,他家年年一打二很厉害的! 七皇子十二皇子在小郡王眼里是没什么战斗力的。 “赢了赢了。” 小丫鬟跑着进来的,学了一遍,说:“……最后三公子说他输了,承让。太孙赢了。” “好耶!!!”小郡王最大声。 外头妇人们善意笑成了一团,有人说:“诶呦今日输了,没赚到太孙妃的猫猫头了。”、“热闹热闹,输了我都开心。” 可不是嘛,多少年没见过这般热闹好玩的了。 黎郡王探着身子问:“怎么还没进来?”他瓜子都吃了一把了,不敢再吃,再吃口干舌燥,嬷嬷不让他多喝水,小郡王也不敢喝多了,怕上厕所。 这衣服不好上。 “还有第三关,王爷亲自问的。” 黎南珠坐了回去,他哥疼他这么多年,让他哥问。 结果没成想很快就进来了。黎南珠后来才知道,他哥同年年对上,他哥只说了句:好好对待南珠。 当时太孙作揖行礼十分郑重,腰都能对折了。 围观的听说黎王爷好似还流泪哭了。 反正后来黎王爷嘴硬坚持没哭。 历延年到了正厅,见到了阿叔,见了礼,是脸涨红,眼睛亮晶晶的,道:“延年来接南珠了。” 黎南珠听得还愣了下,小孩不叫他阿叔,他还不习惯。 礼仪监的太监唱礼,之后就是太孙太孙妃拜高堂——黎南珠父母的牌位。黎南珠特意要谢兄嫂的。 历延年同阿叔一起进退。 黎南漳与邹氏被请到上方,大堂中,黎南珠与历延年恭恭敬敬作揖行礼谢了兄嫂。 “哥,嫂子,这些年谢谢你们疼我爱我。” 因为是哥嫂辈分,黎南珠有时候没大没小,哥嫂也不生气,把他当弟弟疼爱,又当儿子爱护关心,他享受着双重的亲情。 尊重平等自由又小心翼翼的呵护,还有无限的疼爱。 黎王爷差点猛汉落泪,黎南珠见了抢先说:“哥人都看着,你现在捶黎暮珂来不及了。” 当初从昭州出发,黎王爷落泪为了转移注意力,当街捶儿子。黎王爷一听弟弟念说的,是当场把眼泪憋了回去—— 这臭小子,声这么大,都听见了! 邹氏拿着帕子本也是想哭,闻言又笑出了声。 “成亲是喜事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 “对啊对啊,哥嫂你们在京里住,咱们还能天天见面天天吃饭,若是以后你们回昭州了,那等我有空闲了,我也回昭州。”黎南珠觉得自己说的话已经很明示了。 他还是要回昭州的。 旁边太孙心里一紧,瞧瞧看阿叔。 一路送到了王府门外,门外是太孙仪仗,太孙妃乃是十二人抬的轿子,轿子不是封闭的,是敞开的,太孙与太孙妃是大历未来主人,围观百姓是要看该看。 坐上了轿撵,仪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