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小说网

最近阅读  |   我的收藏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了准备,但世事无绝对,我也想过如果陛下执意重罚,那我会一力承担,绝对不会让父王为难。但好在陛下仁慈,只说让我功过相抵,不做另外惩罚。这么多年我未能在父王身边尽孝,所能做的就是不拖累父王,并争得军功让父王骄傲。” 厉王仔细观察着宣景,见这个儿子虽然面色淡然,但眼神诚挚不似作伪,心下便舒坦了许多,面容也多了几分慈爱之色。 “你能明白就好。所幸这件事已经妥善解决,只是往后你当引以为戒,行事莫要再如此意气用事。” “儿子谨记。” 厉王很满意宣景的态度,语气又温和了些:“现你已归京,日后在京中行走要多加注意,京城不比边关恣意,许多事情都要拿捏好分寸,也要注意约束下属,莫要惹出乱子。” “是,儿子明白。” “好了,去看看你母妃吧,她也惦记你。” “是。” 宣景退了出去,关上书房的门,却站了片刻后才离去。 意气用事?父王不是不知卢鸿关的情形,霍崇一早就给父王去了信。可在父王眼中,他的行为还是意气用事! 霍崇口中从前的父王也曾大马金刀戍边多年,与边关百姓军民同仇敌忾,恨不得手刃每一个夏兵。 到底是京城的繁华安逸让父王转了心性? 只见红楼霓裳舞,不闻边关百姓苦! 海棠苑中。 李如诗正在笑吟吟地跟自己的宝贝儿子宣旭说话。 她是厉王侧妃,也是宣旭和宣景的生母。 听到侍女禀告说宣景来了,李如诗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消失。 宣旭瞧出李如诗并不想见宣景,笑着说:“母妃,您还是得见见阿景。且不说您与阿景一年未见,这时候若是将阿景拒之门外父王定然不高兴。且我看宫中也没有传下旨意责罚阿景,那就说明对于这次阿景屠杀俘虏的事陛下已经不予追究,他还是昭武将军。若是我们兄弟能和睦相处,那对我也是好的。” 李如诗又笑起来:“罢了,就当是为了我的旭儿,”转头又跟那侍女说,“让他进来吧。” 语气之随便,仿佛在她心中宣景只是个可见可不见阿猫阿狗。 很快,侍女带着宣景进来。 宣景进来后向李如诗行了礼。李如诗却好像没看到一般,继续跟宣旭说说笑笑,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 若是七岁之前,宣景自己被冷落却看着兄长与母妃近亲,心中自然酸涩,但如今已是麻木无感,仿佛在看一场无聊透顶的戏。 李如诗从来不掩饰对他这个亲生儿子的厌恶,宣景也知道,自己每年过年回来李如诗都不高兴,甚至当着下人的面就直接说他一年回来一次太频繁,大过年的就让她不痛快。 宣景从谨小慎微渴望母爱到心如死灰再无期许,倒也没用几年光景。 好一会,李如诗才好像刚刚看到宣景一般,收敛了对着宣旭时候的笑容神色冷淡地说:“陛下这是赦免你的罪过了?” 母子一年未见,开口便是问责的架势。 “是。” “陛下仁厚,你也不能托大。且就算陛下不计较,你心里也该愧疚!那两万俘虏不是人命吗?怎能说杀就杀?”李如诗越说眸中的嫌恶越重,“小小年纪便如此残忍阴狠,当真是没心没肺!自己狠毒也就罢了,可莫要连累了王府!” 宣景抬头,冰冷而犀利的目光看得李如诗一愣,心下陡然升起一股寒意。 “你、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我是你的母妃,还说不得你了?!” 宣景眸光冷淡,仿佛看着一个陌生人:“母妃深居简出,不了解边关战事,还是莫要指手画脚的好,即便是父王也并未觉得我残忍阴狠。母妃是女子,心性软弱,听不得战场血腥,我能理解,只是日后关于边关战事,母妃在王府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到外面去宣扬,免得被人嘲笑不懂战事还牝鸡司晨。” “你!你!”李如诗蹭地一下站起来,脸上气得通红,“你就这样跟你的母亲说话!” 宣景不为所动,依旧言辞冰冷,“母妃是我母亲,但首先是王府的侧妃,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母妃心中最好有数。” 李如诗气得胸口起伏,呼吸都有些不畅,她、她这是被这个逆子教训了? 边上宣旭眼看事态超出控制,原本还想让母妃多训斥宣景两句杀杀宣景的锐气,这会也只能赶紧劝和,他的目的可不是跟宣景闹得水火不容。 “母妃息怒,阿景并非有意顶撞母妃。阿景,赶紧跟母妃认个错!” “我可当不起他认错!”李如诗满眼怒火地瞪着宣景,“他这是自恃军功在身就不把我这个母妃放在眼里了!我看陛下就是过于宽和,如此不孝狠毒之人就该夺了他昭武将军之位打发到西北苦寒之地服役去!” 宣景冷冷勾起嘴角,仿佛毫不在意李如诗的诛心之言:“母妃若是觉得陛下该重罚我,那就去找父王,让父王去跟陛下建议,或者母妃到外面去找交好的命妇诉说我的不孝狠毒,让御史到陛下那里去参我一本。但我还是要提醒母妃小心祸从口出,毕竟如母妃所言,莫要连累了王府。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二哥和母妃说话了。” 说完便利落地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李如诗只觉得一阵头昏眼花,心口闷得厉害,喝了侍女分上来的安神茶又在宣旭好一番劝慰下才稍稍平复心绪,一缓过来就又开始跟宣旭絮絮叨叨地数落着宣景的“劣迹”。 第十三章 谁是谁爹? 都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可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世上就是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李如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年宣景出生时,宣旭已经两岁,李如诗几乎将所有的母爱都投入到了长子身上,宣景的到来算是个意外,也不在李如诗的期许之内。 怀着宣景时李如诗很不舒服,孕期反应极大。且那段时间本该是她在王爷面前固宠的时候,却因为意外怀有身孕不便伺候王爷而让魏侧妃钻了空子,重得王爷的喜爱。这就让李如诗有些迁怒还未出世的宣景。 而小小的宣旭却十分懂事,不吵不闹,对她很是贴心,这一对比就难免更加偏心。 后来宣景出生,却又是那样“克父克母”的命格,就让李如诗更加不喜欢起来,深深觉得这孩子就是投胎来找自己要账的,是她前世的孽债,巴不得赶紧将其送走,最好永远不要回来王府。每年年关宣景回来时她就觉得胸口闷闷的不舒服,便更加坚信自己的猜测,对宣景也越发不待见。 当然这些不能让王爷知道。 作为厉王的枕边人,李如诗当然知道对于宣景“克父克母”的命格厉王看得越来越淡,相反,甚至因为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