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使坏的可爱多了,他宁愿多听谢斌讽刺两句也懒得应对一脸假笑的谢宏。 就在距离秋闱还有不到十天时,宣景回京的消息在京中传开。 现在的宣景在身份上可不只是厉王的一个庶子,而是授封正三品官职的昭武将军。 本来卢鸿关一战之后,宣告天下这两年都是宣景代替霍崇出战,如此军功卓著官职必然还要再往上升,但可惜出了杀俘虏一事,估计不但不能升职,还要遭贬被罚。 京中百姓们对这位新崛起的战神有所耳闻,本来大军凯旋而归是好事,但想到那被杀的两万俘虏,据说整个卢鸿关几乎血流成河,这样血腥的画面在脑海中稍一想象,百姓们欢迎宣景凯旋的热情就降了不少,甚至隐隐有些害怕。 今日就是宣景进京的日子。 高头大马上的少年将军一身戎装,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寒芒,似乎还能看到未被清理干净的血迹,头盔上的红缨仿佛鲜血染就,俊美的容貌却带着几分肃杀之意,叫人不敢直视 跟在宣景后面的是他的两个得力下属,再后面是步行的一百亲兵。 这些士兵跟京中那些常年养尊处优的侍卫不同,都经历战场鲜血洗礼,各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精英,由宣景一手培养。 兵士们步伐稳健一致、面色坚毅刚强,身上煞气浓重,被经过的围观百姓们大气都不敢出,直到队伍过去才敢小声讨论。 “我的妈呀!那就是昭武将军啊!长得是好看,可那一身气势跟个煞神似的!” “还有他的那些兵,从我身边一过我都觉得冷!” “他那煞气可不光是在战场上杀人来的!我小姨的儿子在厉王府当差,据说这宣将军当年刚出生时就被批出克父克母的命格,要过了十六岁才能化解,所以才会被厉王给送去边关!” “还有这事?那这宣将军也挺可怜的!” “可怜是可怜,但人家也厉害啊!被送去边关照样建功立业,现在厉王府好像就只有宣将军有朝廷任命的官职在身吧?其他公子似乎都只是在厉王手下做官。” “厉害有什么用?那样暴虐的性子,越厉害越不是好事!” “就是!两万人的俘虏说杀就杀啊!人家都投降了!这日后要是在开战,别人还敢投降啊!反正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战到最后一刻。” “听说卢鸿关都被血染红了,那血腥味没几个月都散不干净!” “年纪轻轻的杀性这么重!造孽啊!” “难怪当年一出生就被批克父克母,这么个杀神什么人不能克!我看这命格有没有化解都还不一定!没准这一回来就把厄运也带回来了!” …… 一时间人群中对宣景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正是因为一开始被震慑不怎么敢说话,这些声音一传出来才显得更清晰。周围原本没在讨论的人也渐渐认同这种说法。 不少人都在指责宣景不该杀那两万俘虏,还有人说他会暴虐成性。活菩萨们都在这会冒头扎堆儿了。 第十章 逆转 士兵们听到这样的声音纷纷露出愤怒的神色,但严明的军纪让他们什么都不能说也什么都不能做。而且进京之前将军就提前说过会有这种情况,严令任何人与百姓争执,再气也只能闷在心里。 陆潇和胡靖骑马跟在宣景身后,他们是宣景的心腹,也是宣景手下的前锋大将。 听着他们发自内心敬重的将军被这些百姓这样误解说道,尽管已经提前被将军告知做了思想准备,可还是忍不住心生愤慨,握着缰绳的手都绷起了青筋。 这些人懂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实际情况,上下嘴皮子一磕巴就说他们的将军嗜杀成性!真该把他们都丢到边关去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战场残酷! 而在这时,人群中渐渐涌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别他妈胡咧咧!将军可是我们的守护神!不许你们污蔑将军!” “对!不许你们污蔑将军!谁再敢乱嚼舌根小心老子拳头伺候!” “那两万俘虏本来就该杀,你们根本就不知道卢鸿关是什么情况!就知道瞎逼逼!显摆你们长了嘴!” ……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京中的百姓们也都纷纷奇怪。 “听你们这口音不是本地人啊。” “两万俘虏被杀那不是事实吗?还不许说了!” “照你们说法你们是卢鸿关来的?” …… “我们都是从卢鸿关跟着将军来的,将军要归京,我们都舍不得!送将军归京是我们的心意!” “将军是我们的大恩人呐!大夏那些兵都是死有余辜!” “当初大夏人占领卢鸿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以虐杀取乐,不知道惨死了多少人!多少好姑娘被糟蹋!就连小孩子都不放过!整个卢鸿关就是地狱!” “昭武将军带兵收复卢鸿关,夏狗眼看守不住了,竟然开始屠城!还将城中所有粮食烧了个干净!这是怕屠不干净也能把人饿死!要不是昭武将军来得及时,整个卢鸿关就不剩一个活口了!” “昭武将军杀的那两万俘虏是为了给我们报仇!我们的父母妻儿有多少都是死在了夏狗手上!饶过那两万俘虏我们都不答应!你们要是敢再说将军的不是,卢鸿关那些被夏狗虐杀的百姓晚上都会入你们的梦!” ……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把京中的这些百姓们都给说得一愣一愣的。 京城百姓过惯了安逸日子,他们对边关战事唯一的了解就是“战胜”、“战败”这样简单直白的描述。他们不了解边关生活苦难,不知道敌国铁蹄凶残,不清楚每一场战事开始前后除了兵士之外又有多少无辜百姓命丧。不知道同为大瑾国民,边关百姓对敌人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仇恨! 一开始那些说宣景不该杀俘虏的人都闭嘴了,原本还理直气壮指责宣景嗜杀成性的人也都安静如鸡。 他们都没想到原来在昭武将军杀俘虏的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 若是两军交战正常胜败也就罢了,但敌人居然虐杀百姓还屠城放火,这等突破人性底线的行为就不能再以常理对待。 他们这些事外之人听着就觉得无比愤怒,恨不得手刃夏狗,更不用说身处边关的将士和百姓们,就是饮其血啖其肉都难消心头之恨! 这么一来,昭武将军杀了那两万俘虏就只叫人觉得大快人心! 陆潇和胡靖听着话风变了,心中跟着高兴,一时都忽略了那些自称从卢鸿关跟过来的百姓的口音有些不对。 第十一章 轻轻放下 到宣景入宫觐见,他在京城百姓心中的印象已经发生了大逆转,再没有人说他杀心太重,反而要是有人再提起他不该杀那两万俘虏的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