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对手。 但他不会怀疑章墨远的话。 见章墨远没有细聊的打算,蒋天纵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但他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 殿试在英和殿举行,只考策问一科。 一大早所有的贡士就到英和殿外等候传唤,章墨远作为会元站在首位。 没一会儿陪着天子监考的大臣们就到了,严文华被众人簇拥着从旁边经过。 大太监赶紧招呼着大家行礼。 严文华在原地站定,颇含深意的眼神落在章墨远低垂的脸上。 片刻后他就转身离开了。 大太监松了口气,刚才严文华站定的时候他还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众位官员入内后,大太监就领着所有贡士往里走。余光瞥见最前面的章墨远时,他露出微微的惊讶之色。 头一回得见天颜,就是那些常在京中的贵公子也要紧张一下,这位倒是冷静。 不过他也没来得及多想,已经到门口了。 “传!” 大太监抬起脚跨过门槛,把人领进去后自己就退到了一边。 站在大殿正中的贡士们立刻便察觉到四面八方高高在上的打量视线,头皮一阵发麻。 更有甚者开始呼吸急促,面色发白。 燕俊喆轻轻一抬手,“诸位请坐,开始吧。” 殿试的考位是按照会试的成绩来排的,章墨远在第一个,距离燕俊喆最近的位置。 章墨远坐下后,燕俊喆便开始若有似无地打量他。 只见他拿到长长的考卷后,先扫了一遍标题和开头,然后露出一个浅淡的笑。 今年的试题是围海造田。 燕俊喆眼里也带上了一点笑意,他倒是想看看章墨远到底还有多少想法。 他需要帮手。 一个时辰后,大太监开始收卷,收完后交给燕俊喆,由他来点评。 最上面一份就是章墨远的,但燕俊喆只扫了一眼就放到旁边去了,然后开始问第二名。 试题很简单,大意是问围海造田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若是想要在全国几个沿海区域推行,是否可行? 大梁重农业,所以大部分的考生答得都是可行,具体措施也大差不差。 一两个考生开头说不可行,但看完他写的文章后就会发现观点还是可行,只不过要委婉一些,大概是想在天子面前博点新意。 燕俊喆一个一个问过去,最后才拿起章墨远的考卷。 这个问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冲着他来的,燕俊喆是在问章墨远对今后的打算。 偏偏章墨远句句条条都是实际的措施,以袁州为例,拿到袁州就能直接照着做。 燕俊喆面色微沉,他需要的不是一个亲身下地的实干派,他需要的是在京中辅佐他的指挥派。 章墨远的这份考卷,他并不满意。 但状元肯定是他。 毕竟从这道题本身来看,他的答案无懈可击。 严文华出声提醒,“陛下,还有最后一份考卷,您意下如何?” 燕俊喆微笑,“甚好,状元当如是。” 严文华面色一沉,但随后燕俊喆就把章墨远的试卷递给了他。 只瞥了几眼,严文华就笑了。 看来是他高估了章墨远,此人能力才华皆有,但唯独没有那份和他对抗的野心。 “陛下说的是,章墨远的这份考卷的确当得上状元这个称号。” 随后燕俊喆点了榜眼和探花,安排了所有人的位次,便宣布散了。 从英和殿出来,蒋天纵刚想往前疾走几步跟上章墨远,就见大太监过来,对着最前面的一甲三位道:“三位请留步,陛下召见。” 蒋天纵赶紧把脚收了回去。 燕俊喆把三人叫过去,随意聊了几句后就让榜眼和探花去外头等着,单独留下了章墨远。 章墨远低垂着眉眼,等待燕俊喆开口。 燕俊喆起身,怒道:“章墨远,朕不信你不明白朕的意思。” 章墨远紧张道:“陛下,学生愚钝,请陛下明言。” “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好了再说。” 章墨远似乎有些慌,“回陛下,围海造田不是易事,若是要在几个沿海区域同时展开怕是很难,当年嘉禾村也是托了袁州的福才得了一批海水稻种,所以学生觉得袁州是最适合围海造田的地方了。” 他还想进一步给燕俊喆论证一下袁州到底有多合适,燕俊喆挥手不耐地打断他,“朕不想听这些。” 章墨远一脸惶恐地跪下了,“请陛下恕罪。” 燕俊喆坐回去,双眸锐利地盯着章墨远,“你确定这是你最好的答案?” 章墨远低着头,“是,陛下,袁州……” 燕俊喆打断他,“袁州袁州,一口一个袁州,行,你就去袁州吧,知州的位置让你坐,围海造田做不好就别回来了。” 章墨远怔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燕俊喆会把他这个状元直接发配到京城外去做一个散州的知州。 而且袁州一向不受重视。 “学生叩谢陛下圣恩。” “滚出去。” “是。” 章墨远一脸惊惶不安地退下去了。 一出御书房的门脸上的不安就消失了。 引着他的太监只当他是不想让其他人瞧出来,也没多想。 “状元郎,这边请。” “多谢公公。” 太监默默叹了口气,好好一个状元郎怎么就是不会说话呢,第一天就得罪了陛下。 被发到那么远的袁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调回来,说不定陛下转头就把人忘了,在袁州待上一辈子。 哪有待在翰林院好? 太监直接把章墨远送到了宫门口,章墨远朝他弯了弯腰。 “状元郎在此稍待,送您的人很快就来。” “多谢公公。” 蒋天纵猛地扑上来,高兴道:“如何,是不是成了?” 章墨远笑笑,“我很快就可以出发去袁州了。” “真的啊,太好了。” 作为状元郎,章墨远是被人敲锣打鼓送到客栈的,他坐在高头大马上接受全城百姓的围观。 一路上被砸了无数鲜花。 回到客栈后,章墨远把自己马上要去袁州的事“不经意”地散播一通,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去袁州了。 包括严文华。 既然章墨远要去袁州,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他自然也就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 袁州这边。 进入春天以后,林言就着手开始准备下一项工作了。 插核手术对养殖珍珠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决定着后面的收成。 所以林言非常重视,从一开始他就亲自盯着,一点都不敢马虎。 在插核之前,林言找到方婶子,交代说:“婶子,劳烦你替我招十个人,